美国又搞事情了,这次是挥起了关税大棒,狠狠砸向东南亚国家的光伏产业,最高税率竟然达到了3521%!乍一看,这是要跟东南亚死磕到底,实则背后真正的目标还是中国。明明是自己在新能源领域落后,却非要用这种极限施压来挽救局面。
事情发生在2025年4月,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,对马来西亚、柬埔寨、泰国和越南四国的光伏产品征收“反倾销与反补贴税”,其中柬埔寨最高直接被罚到3521%。
这个税率,已经是历史上罕见的极端操作了。美国的理由是,这些国家的光伏产品靠政府补贴抢占市场,构成了所谓的“恶意倾销”。
但实际上,这些东南亚国家的光伏产业背后,绝大部分是中国企业在当地设厂生产的。简单来说,美国这一刀砍得不仅是东南亚,根本就是隔空打击中国。要知道,中国光伏企业通过东南亚向美国出口的产品,占了美国市场进口量的77%,这背后是一个价值高达130亿美元的大蛋糕。
不过,这场风波并不是特朗普掀起的,而是拜登在任时就种下的因。早在去年,美国就开始调查东南亚的光伏产品,认为这些国家凭借政府补贴和低成本对美国产业造成了竞争威胁。经过一年调查,才有了如今的重磅关税政策。
而这次加税,直接让东南亚的光伏出口几乎看不到生路。
要说东南亚的光伏产业为什么会成为美国的眼中钉,还得从多年前的贸易政策说起。2012年,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启动“双反”(反倾销和反补贴)调查,施加了高额关税。这一连串操作,迫使中国光伏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出口渠道。
于是,东南亚就成了首选。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泰国这些国家,工业基础不错,劳动力成本又低,自然是布局海外工厂的好地方。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建厂生产光伏组件,再通过东南亚出口到美国,成功绕开了关税壁垒。
到了近几年,这种“东南亚通道”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,中国光伏企业主导的供应链几乎占据了东南亚光伏产业的核心位置。
根据统计数据,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柬埔寨和泰国四国合计供应了美国市场77%的光伏组件,其中大部分都跟中国企业有直接联系。这种模式不仅让美国的高关税政策变得无效,还帮助中国企业继续抢占美国新能源市场。
也难怪美国会急红了眼,非要用极端手段来封堵这条通道。
为了实现所谓的“本土清洁能源梦”,美国近些年可谓是动作频频。拜登政府的《通胀削减法案》就是其中之一。这项法案的核心目标是扶持美国本土制造,尤其是新能源领域的生产能力。
对于光伏产业,美国甚至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:到2030年,实现太阳能组件100%本土制造,彻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。
但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骨感得很。美国本土的光伏产业,别说100%了,现在连20%都不到。目前美国市场的光伏组件需求,只有15%是本土制造的,而最关键的上游环节——硅片生产,美国更是几乎为零。
反观中国,掌握了全球80%以上的硅料和硅片供应,技术、成本、产业链整合能力都处于绝对优势。可以说,美国在光伏领域的短板,根本没办法靠短期政策来弥补。
更让美国难受的是成本问题。美国本土生产的光伏组件,制造成本高达每瓦0.35美元,是中国同类产品的三倍。即便美国企业能获得补贴,也很难跟中国企业真正竞争。
高额关税虽然能暂时挡住东南亚的产品,但也会让美国市场的光伏组件价格飙升,最终影响的还是美国消费者和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商。
再来看这次关税政策的具体操作。美国商务部对四国的光伏产品分别加征了不同税率,其中越南的税率是395.9%,泰国375.2%,马来西亚34.4%,而柬埔寨直接被罚到3521%。柬埔寨为什么被罚得最重?
理由是它没有配合美国的调查。但实际上,柬埔寨本土根本没有完整的光伏供应链,这些被征税的产品,绝大多数还是中国企业在当地设厂生产的。换句话说,美国这一刀砍下去,真正受影响的还是中国企业。
根据估算,这些税率将使东南亚的光伏产品价格直接失去市场竞争力。尤其是柬埔寨的产品,几乎没有任何可能进入美国市场。对于越南和马来西亚来说,虽然税率稍低,但也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。
最终,这些增加的成本都会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,让太阳能发电的整体成本提高。
从某种意义上说,美国这次加税政策看似针对东南亚,实则是一场对中国的产业封锁战。这种手段不仅会扰乱全球光伏产业链,还可能影响未来新能源市场的整体发展。
这场关税风波的直接后果已经显现。东南亚的光伏产业出口受挫,中国企业的海外布局也面临新的挑战。而美国自身呢?
一方面,他们试图通过高关税逼迫东南亚国家退出市场,另一方面,又希望推动本土制造业崛起。但现实却是,美国的本土产能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,高成本和短板问题让他们根本无法跟中国竞争。
对于消费者来说,这种政策只会让太阳能发电变得更贵。最终,美国的新能源雄心恐怕还是难以落地。这种极端操作,看似是为了保护本土产业,实际上却是一记回旋镖,狠狠砸在了自己身上。
美国真的能靠加征3521%的关税来改变全球光伏市场的格局吗?他们的本土光伏产业能否在这种“保护伞”下崛起?面对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绝对优势,美国又能撑多久?
这一系列问题,恐怕只能留给时间去回答。你觉得呢?